政權仍存
過去都 認為東夏隨萬奴的被擒而滅亡,但自康熙二十五年(1686)發現刻有“大同”年款的官印以來,對東夏國的存亡又有新說。據王國維的考證: “《高麗史》多記東真即大真與高麗交涉事,自太宗癸巳(1233)以後,至世祖至元之末(1294),凡二十見。意萬奴既擒之後,蒙古仍用之,以鎮撫其地, 其子孫承襲如藩國然,故尚有東真之稱”(《黑韃事略箋證》)。另外在《高麗史》和《元史》1233年後 多年的記載中仍使用“貴國”、“東夏萬奴國”的稱謂。 1234年2月,“蒙古留百餘騎於東真,餘皆引還”(《高麗 史》)。 1235年設開元、南京二萬戶 府,後者總管可能即東夏國王兼任。東夏的舊屬繼 續維持管理著該地區的政務,而使用的年號就是“大同”,於當地出土了多顆不同年份的大同年號官印,足以證明。作為藩國的東夏,自此對蒙古一直歸順服從,並協助蒙軍鎮壓高麗的 反叛。
注:汪藏海生活在明 末,顯然這個政權在逐步萎縮的過程中並沒有消失,而是從國逐漸消減成城邦,又從城邦消減成部落。
1235年蒙古三伐高麗,東夏軍即作為前導,攻下了龍津鎮、鎮溟城等地(《高麗史》)1236年蒙軍再入高麗,曾派援兵百餘騎,侵入高麗東北境,自耀德、靜邊趨永興倉(《高麗史》)。到了蒙哥統治時期,蒙古再度大規模用兵高麗,東夏又成為蒙軍進 兵的通路。
據《高麗史》記載,自1249年至1259年,每年都有東 夏的兵馬入境侵擾。 1257 年,入登州的一次多至三千餘騎,1258年還出舟師圍攻高城縣的松島。直至蒙古 出面乾預,才停止。元世祖即位後,開始逐步加強對東夏的控制。至元三年(1266)二月,曾設立過東京、開元、卹 品、合懶、婆速等路宣撫司。至元二十年 (1283)五月,又增設海西遼東提刑按察司。卹品、合懶兩路是東夏的領地,海西當謂包括東夏在 內,可見已一律與國內地區統治管轄。至 1287年後,似不再有“東真”、“東夏”之名,想東夏藩國當撤於前。
注:可憐的高麗,此時東夏的國的殘餘必然已經退入長白山, 進入了隱蔽的生活。
八、歷史遺跡
1、城子山山城
為了防範蒙古的東侵,針對該地區多山地的特點,東夏國 城市多建在山上,成為山城。位於延吉市東郊延吉市與圖們市交界處。城內有少量渤海國遺跡和大量東夏國遺跡。城垣依山勢以石材修築,呈不規則橢圓形,周長4454米。有門址崐4處,其中3處有甕城。城內地勢開闊,中央有宮殿基址,呈階 梯狀,共9 階,每階寬10米,長17米,其上礎石排列有序。殿址周圍散佈 有大量的建築瓦件。城內出土有玉帶 飾,玉鴛鴦佩飾、瑪瑙佩飾、東夏國官印、銅鏡、占卜器、磕碼、母子小銅造像以及數百枚唐、宋、金銅錢。該城是東夏國的南 京,東夏國王蒲鮮萬奴曾一度居於城中,公元1233年蒲鮮萬奴在城中被蒙古軍兵俘虜,東夏國滅亡。是研究東夏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最為重要的文化 遺存,具有較高的獨特的歷史和科學價值。
2、浴池山
位於延吉市東約10公里,隔一山谷與城子山相對。山頂有一圓形水池,山巒山有一烽火台。水池據傳為東夏國國王蒲鮮萬奴洗浴之處。
3、克拉斯諾雅爾山城
位於綏芬河南岸今俄羅斯烏蘇里斯克附 近的克拉斯諾雅爾山上,周長16華里,呈環形,依山隨勢而建。從山腳至山頂共三層城牆,高5米,城牆附近還有壕塹等輔助設施。最高處是一座“禁城”,四周隔一道內牆,城內有許多豪華的 宮殿式建築遺跡。
4、延邊古長城
延邊古長城處於八道溝的雙峰山和延吉市北的平峰山山脊上,它西起和龍縣土山鄉東山村二道溝的山坡上,蜿蜒經過於河龍市的西城、龍門鄉、龍井市的細鱗河、桃園、銅 佛、延吉市的八道、煙集、長安鄉等的崇山峻嶺中,消失在東距延吉市15公里的磨盤山附近。長城多為土築,也有石築,全長約150公里,已發現烽火台17座。最長的一段是從細鱗河至 老頭溝鎮的一段,約長10公里;保存最好的一段在老頭溝的官船村,尚存高約3米左右。
古長城無文獻記載。據研究認為是東夏國的 江城。也有認為始建於渤海,其與 琿春的“邊壕”一起是渤海中京和東京的拱衛之城,後為東夏國利用並改建為防禦工程。還有認為它是金代長城或高句麗時期長城。
5、鏡泊邊牆
它位於鏡泊湖中南段的東岸上,在江山嬌林場施業區內。土石結構,依山嚮東南走向而蜿蜓,發現長度為4.5公里。西段湖岸段有堆石外,其餘多為土築或土石混築,每 隔50——80米有馬面突出牆體。高2米左 右,基闊1.5米,頂寬0.8米,石築段落保存較好。群眾反映:此邊牆可達吉 林。初步考查認定為金末東夏 國的遺存,即為金代小長城,是防蒙古軍南下的軍事工程。 1990年 經批准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6、斐優城
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圖們江畔之 左岸,位於三家子滿族鄉古城村所在地的東城,隔江相望即是朝鮮的塞別爾郡市。該 城周長2023米,牆高3-4米,基寬9米,東西南北各一門,具有角樓、馬面等遼金古城的典型特點,是遼金古城中保存較完整的一座。該城內曾出土 過十枚銅印,其中一枚為金代晚期的銅印,一枚無年號的銅印和兩枚紐小銅印外,其餘均為蒲鮮萬奴建立東夏國的銅印。銅印為兩種:一種是東夏國“天泰”年號的銅印;另一 種為東夏國“大同”年號的銅印。因此認為,該城為金代晚期和東夏 國的城址。有人考證,該城為東夏國的“東京”。
──《東夏史料》
過去都 認為東夏隨萬奴的被擒而滅亡,但自康熙二十五年(1686)發現刻有“大同”年款的官印以來,對東夏國的存亡又有新說。據王國維的考證: “《高麗史》多記東真即大真與高麗交涉事,自太宗癸巳(1233)以後,至世祖至元之末(1294),凡二十見。意萬奴既擒之後,蒙古仍用之,以鎮撫其地, 其子孫承襲如藩國然,故尚有東真之稱”(《黑韃事略箋證》)。另外在《高麗史》和《元史》1233年後 多年的記載中仍使用“貴國”、“東夏萬奴國”的稱謂。 1234年2月,“蒙古留百餘騎於東真,餘皆引還”(《高麗 史》)。 1235年設開元、南京二萬戶 府,後者總管可能即東夏國王兼任。東夏的舊屬繼 續維持管理著該地區的政務,而使用的年號就是“大同”,於當地出土了多顆不同年份的大同年號官印,足以證明。作為藩國的東夏,自此對蒙古一直歸順服從,並協助蒙軍鎮壓高麗的 反叛。
注:汪藏海生活在明 末,顯然這個政權在逐步萎縮的過程中並沒有消失,而是從國逐漸消減成城邦,又從城邦消減成部落。
1235年蒙古三伐高麗,東夏軍即作為前導,攻下了龍津鎮、鎮溟城等地(《高麗史》)1236年蒙軍再入高麗,曾派援兵百餘騎,侵入高麗東北境,自耀德、靜邊趨永興倉(《高麗史》)。到了蒙哥統治時期,蒙古再度大規模用兵高麗,東夏又成為蒙軍進 兵的通路。
據《高麗史》記載,自1249年至1259年,每年都有東 夏的兵馬入境侵擾。 1257 年,入登州的一次多至三千餘騎,1258年還出舟師圍攻高城縣的松島。直至蒙古 出面乾預,才停止。元世祖即位後,開始逐步加強對東夏的控制。至元三年(1266)二月,曾設立過東京、開元、卹 品、合懶、婆速等路宣撫司。至元二十年 (1283)五月,又增設海西遼東提刑按察司。卹品、合懶兩路是東夏的領地,海西當謂包括東夏在 內,可見已一律與國內地區統治管轄。至 1287年後,似不再有“東真”、“東夏”之名,想東夏藩國當撤於前。
注:可憐的高麗,此時東夏的國的殘餘必然已經退入長白山, 進入了隱蔽的生活。
八、歷史遺跡
1、城子山山城
為了防範蒙古的東侵,針對該地區多山地的特點,東夏國 城市多建在山上,成為山城。位於延吉市東郊延吉市與圖們市交界處。城內有少量渤海國遺跡和大量東夏國遺跡。城垣依山勢以石材修築,呈不規則橢圓形,周長4454米。有門址崐4處,其中3處有甕城。城內地勢開闊,中央有宮殿基址,呈階 梯狀,共9 階,每階寬10米,長17米,其上礎石排列有序。殿址周圍散佈 有大量的建築瓦件。城內出土有玉帶 飾,玉鴛鴦佩飾、瑪瑙佩飾、東夏國官印、銅鏡、占卜器、磕碼、母子小銅造像以及數百枚唐、宋、金銅錢。該城是東夏國的南 京,東夏國王蒲鮮萬奴曾一度居於城中,公元1233年蒲鮮萬奴在城中被蒙古軍兵俘虜,東夏國滅亡。是研究東夏國政治、經濟、文化等最為重要的文化 遺存,具有較高的獨特的歷史和科學價值。
2、浴池山
位於延吉市東約10公里,隔一山谷與城子山相對。山頂有一圓形水池,山巒山有一烽火台。水池據傳為東夏國國王蒲鮮萬奴洗浴之處。
3、克拉斯諾雅爾山城
位於綏芬河南岸今俄羅斯烏蘇里斯克附 近的克拉斯諾雅爾山上,周長16華里,呈環形,依山隨勢而建。從山腳至山頂共三層城牆,高5米,城牆附近還有壕塹等輔助設施。最高處是一座“禁城”,四周隔一道內牆,城內有許多豪華的 宮殿式建築遺跡。
4、延邊古長城
延邊古長城處於八道溝的雙峰山和延吉市北的平峰山山脊上,它西起和龍縣土山鄉東山村二道溝的山坡上,蜿蜒經過於河龍市的西城、龍門鄉、龍井市的細鱗河、桃園、銅 佛、延吉市的八道、煙集、長安鄉等的崇山峻嶺中,消失在東距延吉市15公里的磨盤山附近。長城多為土築,也有石築,全長約150公里,已發現烽火台17座。最長的一段是從細鱗河至 老頭溝鎮的一段,約長10公里;保存最好的一段在老頭溝的官船村,尚存高約3米左右。
古長城無文獻記載。據研究認為是東夏國的 江城。也有認為始建於渤海,其與 琿春的“邊壕”一起是渤海中京和東京的拱衛之城,後為東夏國利用並改建為防禦工程。還有認為它是金代長城或高句麗時期長城。
5、鏡泊邊牆
它位於鏡泊湖中南段的東岸上,在江山嬌林場施業區內。土石結構,依山嚮東南走向而蜿蜓,發現長度為4.5公里。西段湖岸段有堆石外,其餘多為土築或土石混築,每 隔50——80米有馬面突出牆體。高2米左 右,基闊1.5米,頂寬0.8米,石築段落保存較好。群眾反映:此邊牆可達吉 林。初步考查認定為金末東夏 國的遺存,即為金代小長城,是防蒙古軍南下的軍事工程。 1990年 經批准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6、斐優城
坐落在風景秀麗的圖們江畔之 左岸,位於三家子滿族鄉古城村所在地的東城,隔江相望即是朝鮮的塞別爾郡市。該 城周長2023米,牆高3-4米,基寬9米,東西南北各一門,具有角樓、馬面等遼金古城的典型特點,是遼金古城中保存較完整的一座。該城內曾出土 過十枚銅印,其中一枚為金代晚期的銅印,一枚無年號的銅印和兩枚紐小銅印外,其餘均為蒲鮮萬奴建立東夏國的銅印。銅印為兩種:一種是東夏國“天泰”年號的銅印;另一 種為東夏國“大同”年號的銅印。因此認為,該城為金代晚期和東夏 國的城址。有人考證,該城為東夏國的“東京”。
──《東夏史料》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