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著週日僅剩的好天氣

來去走走

這次來到頭城的蘭陽博物館

這邊的停車費用

汽車要錢

機車不用錢

理由一樣

誰叫汽車比較大台

停車場跟博物館有一小小段距離

如果往左邊走

就是 "烏石港環教中心"

這邊有廁所

也有一個小平台

可以讓你拍照的小平台

 

其實假日還算蠻多人

 

不過天氣是陰陰的

 

這邊有個石碑

烏石港遺址

 

隨處可見的簡介

 

拍完照

就往博物館出發吧

 

旁邊的吊旗

通常有展覽時

展覽的主題都會掛在上面

像這次就是檜木的展示 "千年佇山林"  ( "佇" 音 ㄓㄨ 四聲)

 

很有特色的建築物

走到底之後左轉下樓梯就是大門

進去之後

請左轉往上走樓梯

門口有賣票小姐

如果是宜蘭縣民的話

只要出示證明

就可以免費入場

她會蓋一個小章在你的手臂上

你高興的話

也可以請服務人員蓋在你的額頭或是臉頰上

這博物館是要從上面往下逛 (從2樓到3樓再到4樓之後再3.2.1樓)

右邊則是出口

如果直走的話

就是博物館的出口

所以不要走錯了

如果上來2樓之後

覺得累了

也準備好椅子給你休息

有沒有很貼心?

 

幾何形美學

 

上來2樓看到的是這樣

其實2樓是互動劇場

不過要抽號碼牌

礙於時間不足的關係

所以就沒有進去參與了

一進去就看的到蘭陽平原+龜山島的風景圖

 

左邊則是介紹蘭陽地區的"地質年代表"

說的是台灣最古老的岩層在宜蘭 (南澳)

 

有岩石標本

不過看看就好

請不要觸摸

 

說明

 

之後就可以往3樓前進了 (這會不會太快了?)

 

來到3樓之後

旁邊的窗戶就可以直接看到龜山島

 

入口

 

這層樓是介紹宜蘭的森林與森林習習相關的小動物

主要還是介紹宜蘭山區的森林

 

幾乎每一種樹木都到齊了

 

希有植物大會串

 

不過這都是標本

雖然做的很真

但還是少了那樹木跟泥土的味道

 

還會介紹樹木的相關小知識

 

從樓上往樓下看

 

這邊也有介紹小昆蟲等等

 

還有放大鏡

 

還有地區性的昆蟲演化

 

小知識

 

實體標本

 

當然

除了在陸地上的

還有介紹水中的植物

 

附帶一台摩托車 XD

不過這台是斧頭幫的

所以不要亂騎

旁邊有斧頭幫的信物

這是跟你說空氣汙染跟樹木的平衡性

大致上就是2氧化碳跟光合作用等等

這邊也有介紹樟樹如何製成樟腦油

 

還有一些跟樹木有關的周遭產品

 

很懷念的菜瓜絲

 

接下來就是跟你說台灣的檜木面積及林場的產生

 

羅東林場

 

老照片

 

檜木面積

 

然後

沒錯

又講到日本人了

 

當台灣成為日本殖民地的時候

檜木資源大量被送往日本

 

 

 

不過今天是講博物館

歷史就不要談了

一談下去

天都要黑一邊了

接下來就是講到樟腦與泰雅族原住民

大部份的樟木都在南澳

 

這邊有一個透明地板

下面展示的就是樟木

 

泰雅族生活的小模型

 

下面就是講開發檜木的流程

這是比較好聽

難聽一點就是砍伐

 

鐵道小模型

 

其他相關資訊

 

 

 

 

看完檜木的一生之後

來到往樓下的樓梯口

會講到道路的產生

入蘭嶺路

 

還有個假人模型

一樣請勿觸摸

萬一跟你打招呼的話

恐怕你晚上會睡不著覺

 

講的是以前的古道

不過我對蘇花公路古道比較有興趣

 

 

 

 

看完之後就可以下樓梯

沒事千萬不會回頭

萬一看見模型對你笑

你可能就笑不出來了

 

下來樓下講的是蘭陽的地形相關

 

雨水的家鄉

 

牛鬥

就是蘭陽平原的起點

 

上面的照片是1940年代的照片

下面則是比較近代

 

都是田

 

慢慢就有農舍出現了

 

蘭陽平原照

 

空拍圖

現在來空拍的話

應該都是密密麻麻的房子了

 

蘭雨

一年有365天

宜蘭可以下個200天.......

也就是說一年12個月

差不多只有3個月多1點是晴天或陰天

不過這是一個統計資料

畢竟現在天氣變化

地球暖化

老天爺完全是高興就下

不高興還是下

 

原來平原是雨下太多

被水沖積出來的.....

 

想像圖

 

光是雨水可以沖積那麼大的面積

大自然有沒有很神奇?

 

不過雨下太多也有個好處

就是成為地下水之後

就會湧出泉水來了

 

 

 

 

然後因為蘭陽有斷層地帶

於是地下水加熱之後就變溫泉了

 

溫泉與溫泉蔬菜

 

 

地形圖

 

北礁溪有溫泉

南蘇澳有冷泉

1冷1熱

舉世無雙

天下無敵

不過比較好奇的是

蘇澳的冷泉也是因為地下水的關係嗎?

冷泉這東西

世界上只有2個地方

1個是義大利

另1個就是台灣的蘇澳了

找了一下GOOGLE

發現了一些資料

冷泉成因

冷泉之形成必須具備兩大要件,一是豐富的地下水、二是能產生大量二氧化碳的岩層,蘇澳地區豐沛的雨量,配合地層中極厚的石灰岩,這正提供了這兩大要件。此外尚溶有來自板岩的微量礦物質,其成因述如下:

1.水源

蘇澳地區豐沛的雨量,使得部份雨水滲入地下,儲藏在節理發達的板岩裂隙中,深達二公里左右。

 

2.二氧化碳

a.地殼深處高溫區域變質作用或高溫火成岩浸入體之熱力作用,促使岩層內部之碳酸鹽分解而釋放大量之二氧化碳氣體。

b.變質岩中碳質物的氧化也提供部份之二氧化碳。

 

3.冷泉之湧現:

a.二氧化碳氣體順沿本地區高傾角節理所構成之深長裂隙上升。

b.上升之二氧化碳溶入地下水,形成碳酸再與周圍板岩中部份元素微量溶解,形成低濃度之碳酸氫鹽水,此水因含二氧化碳,一旦自水中逸出形成大量氣泡,比重較小,浮力大於一般地下水,故容易上升至地面形成冷泉。

c.冷泉周圍山頭之地下水位面高與谷底地下水面間形成水位差,有助於碳氫鹽水上升。

d.碳酸氫鹽水上升至沖積層與板岩基盤之接觸面橫向流動,然後尋隙湧出地面,形成出腳所見之冷泉。

 

4.氣泡:

由於二氧化碳在水中之溶解度壓力俱增,而泉水愈上升接近地表時壓力愈降低,水中之二氧化碳遂之大部份溢出,形成氣泡。

所以綜合以上觀點

冷泉可以直接拿來做 "彈珠汽水"  XD

 

再來就是講 "溪" 的故事

 

蘭陽的河道

 

看完上面兩張之後

就沒了  XD

其實那玻璃窗可以左右移動

不過礙於當時服務人員在叮著我

我實在很不好意思去移動它

所以我們來看電視吧

 

這邊就是講宜蘭城的發展

 

聽說宜蘭城還有風水配置

 

接下來又是1:1街道模型一覽

 

還有日本地圖

 

 

當初配置的街坊

東西南北

 

古早人模型

 

 

 

 

 

 

 

之後再來看看發展的興落

 

因為並不是每個人都會遊泳 (誤

其實是日治時期

開通了公路跟鐵路

才取代海運

 

水與宜蘭的生活

水重要嗎?

很重要

人的體內

水份就佔了70%

不吃東西光喝水

一般人差不多可以撐3~7天

但是不喝水的話

差不多2天就掛了

簡單來說呢

宜蘭是農業鄉村

飲用水取自泉水

洗衣用河水

養雞鴨則是用溪水

更不用說農田的灌溉用水了

 

看完之後

又是古早農作物的介紹了

 

我只能說

這顆鏡頭真的是超強

 

 

稻作筆記

跟盜墓筆記差一字

話說三叔已經很久不更新了

就是一些老照片

 

 

右邊的是模型

中間的的路人甲

會對你笑的那一種

 

趕鴉子的鴉農

 

風鼓

 

農用器材

小時候常常拿的

清晨就被叫起來挖田埂

夏天收割就要幫忙曬稻子

15分鐘要翻一次

快下雨或是傍晚時又要集中蓋布袋

 

河川洗衣

話說以前的時候

那水溝乾淨的跟什麼鬼一樣

除了有魚之外

還有蛤蜊可以摸

常常下去洗澡兼摸魚

 

古早三合院

 

講到三合院

一定會講到竹子

通常三合院一定會種竹子

為什麼要種竹子呢?

1.有竹筍可以吃

2.可以乘涼

3.有防風雨的效果

4.竹子還有拿來做家具或工具

5.還可以拿來打小孩 (大人不要學~這真的超痛的)

有些地方還會拿來做屋頂的材料

 

 

下次有機會來去這邊看看

 

 

 

 

 

模型圖

 

在關於稻米收割的方面

溪北溪南大不同 (溪北就是指蘭陽溪以北~溪南就是指蘭陽溪以南)

溪北地區有些比較低窪或是多水的時候

是採用坐船去收割的

 

 

 

這不是在賣棉花糖喔

 

下一樓就是講海的部份了

 

龍骨水車

是用人力去踩踏引水灌溉

 

1:1模型

 

再來又是講歷史了

 

這邊講的是傳統活動-龍舟

 

還有頭城搶孤

仔細看的話

下面支柱右邊數過去第3根

你會發現有4個人偶

 

接下來就是講開墾的歷史

沒錯

活動歷史只有1個模型跟1個刊版而已

這是 "金吉隆古文書"

因為字蠻多的

我撿簡單的來說

就是在當時呢

礁溪鄉二結村地區尚未開墾

找來了8個股東出資

委託開墾之後的土地分配及交換

"金吉隆" 在當時算是 "土地開發公司"

 

楊廷理招墾

可以算是開墾的先鋒

 

 

還有一些文獻資料

這我就看不懂了

 

 

協力拓墾的團隊

就是說漢人開墾宜蘭時

是採用 "集團武裝拓墾" 的方式

也就是說

一個有錢的資本家

把錢給一個某位很有力的領袖

負責招攬手下

因為手下的血緣.地緣關係 (血緣就是指眾家兄弟~地緣可以把它想成地方角頭)

再一次的招攬各自的手下

簡單來講

以現在的話

就是外包再外包

而事成之後

有錢的資本家與領袖先分大筆土地

之後再由各手下均分

太長看不懂?

你把他想像成老鼠會就行了

 

下面則是講噶馬蘭的歷史

這邊要注意一下

噶瑪蘭非葛瑪蘭

噶瑪蘭人是指原本居住在宜蘭的原住民

而葛瑪蘭則是交通公司

噶 音ㄍㄚ 三聲

不過這講下去

又是一個歷史黑暗面

所以就不特別說明了

 

 

 

 

很奇特的是

這裡面的黑暗面並沒有講太多

幾張照片就給你帶過去了

之後就是武舉人宅的牆面

 

技勇石

 

就是當時報考武舉人時所訓練的

可以說是當時的啞鈴

 

關於"武裝"這兩個字

不管是上面的開墾或是這武舉人宅都有提到

主要就是防範原住民騷擾與土匪

所以才有 "武裝" 這兩個字

如果腦袋聰明一點的

就應該知道黑暗面是怎麼一回事了

不過我這邊就不多說了

之後就是原住民的產物介紹

 

不過這邊介紹的是"泰雅族"

是不是覺得很奇怪

為什麼不是介紹噶瑪蘭族?

其實所謂的噶瑪蘭族

也是屬於原住民的一個圈子裡

在 "噶瑪蘭語" 裡面的意思是

為了區別在山區生活的 "泰雅族"

但是這個博物館講到的 "噶瑪蘭族" 歷史很少很少

這就是我說的黑暗面

因為歷史

是沒有真相

所謂的真相

都是勝者在描述的

對於自己不利的真相

當然要抹去

在任何時空

任何國家

任何地點

都是如此

 

出草

如果有看過 "賽德克·巴萊" 的人

應該就知道出草是什麼意思

有人說那是一部很好的抗日影片

但是我在眼裡看來

那就是黑暗面的其中一面而已

但是歷史是勝利者在寫的

所以總是會寫的很理所當然.正義光明之類的

 

泰雅族的服裝

 

這邊有一個通道

 

是橫貫左右的

 

直直走就會有一個小房間

 

裡面是呈現原住民的房子與當時的生活居家模型

 

父與子

 

就是一個小小的房子模型

 

裡面還有織布機

 

另外一邊就是介紹原住民的影片欣賞

就是這樣而已

繞一圈就可以走人了

回去順便拍拍其他東西

 

原來是5個人

印象中

我小時候僅僅看過一次搶孤而已

因為我爹娘嫌那邊人多

又要跑那麼遠

帶過一次之後

就再也沒看過了

 

鴨賞烘焙箱

 

也是一個模型

這是商業用大容量

 

而這個是一般民家自家用的模式

 

如果逛著累了

可以來到邊邊坐著休息

 

文學龜山島

就是講一個思鄉情懷

 

講的就是那個島

 

最裡面的座位是可以坐的

上邊有喇叭

可以播放一些宜蘭民謠

像是"丟丟噹"之類的

 

之後就可以往下走了

 

接下來講的就是海

 

生活在宜蘭

就是靠山吃山

靠海吃海

靠平原吃農田

 

剛剛在上面忘了拍模型

 

而這個是鯨魚的模型

 

這是鯷鯨 (鯷 音 : ㄊ一  二聲)

 

這邊講的就是比較接近大自然

 

這是蘭陽溪口模型

 

水鳥天堂

 

抬頭看就有很多鳥了

 

然後這個望遠鏡並不是望遠鏡

而是影片播放機

 

表示的蘭陽溪口大概就是這樣

 

還有漁船的駕駛艙

 

航海圖

 

漁船的引擎

 

還有漁船的1:1模型

 

還有如何結麻繩的說明

就是3條小麻繩結成1條大麻繩

 

就是一人拉一個

然後再由上圖的中間旋轉器旋轉

就會變成大麻繩了

 

釣艚仔

 

 

大意圖就是這樣

小船抓到魚

再交給大船統一集中

 

討海人

 

風雲榜

講的就是宜蘭縣內所有的漁港

 

 

然後這邊是漁船工具展示區

 

漁船的模型可以上去

不過我沒上去就是了

 

討海人

 

然後後邊講的就是岩壁

背景那幅畫的風景很漂亮

可是我印象中並沒有這樣的景色存在

問了館中人員

他們說這是一個想像圖

也就是不存在這世上的一個風景圖

 

之後回到中間區域

就是海洋投景區

 

而投景區的周圍

有講海槽的事

 

有興趣可以看一下

 

因為海槽還是活的

所以地震很頻繁

套一句官方的說法

就是正常能量釋放

 

龜山島海底的火山群

 

也有標本

 

 

還有講到鰻魚的由來

 

 

還有一些海底的生物植物等等

 

而中間的投影區

就是海洋劇場

 

裡面大概就是海底世界那樣

當然

不會出現美人魚就是了

 

而天花板則有8台投影機在投影

 

也有魚類

 

還有互動模式

不過我舉起手來

螢幕一點都沒改變

外面還有魚類的模型

 

看完之後

就可以往前下樓了

來到這邊

是不是有個疑惑

為什麼蘭陽溪口我只用3~4張照片帶過

因為就那麼小一區

我認為它是填充位置的

當然也可以當做蘭陽溪出去就是海

所以以蘭陽溪當開頭

這樣想是很合理的

可是我認為那介紹的真的是 "天空中的一朵雲"

有跟沒有是沒有差別的

 

而一樓下去之後

就是一首龜山島的散文

 

而1樓則是期間特展

到3-21日為止

都是介紹原住民文物展覽

 

抽像畫

1男1女躲在草叢

你會聯想到什麼? (笑)

 

大部份就是以前原住民的裝飾跟生活居家用品

 

 

 

然後這又是講歷史了

 

其實很長

不過大都是講年代記錄

 

天花板的鯨魚真的是讓我怕怕的

 

這邊太長了

就不說明了

 

黑暗面的其中一面

 

蘇花古道

 

這邊則是紀錄片

蘭陽博物館的記錄片........

 

這個歷史很長

講是講不完

所以大家有機會可以去走一趟看看

 

 

這是日治時期的南方澳魚港

 

這是羅東市區中正路的老照片

 

蔣渭水事件

 

其實挺長的

 

中間都是展示區

 

宜蘭大爆擊

就是美國空軍低空飛宜蘭丟炸彈

之後日本投降

並放棄台灣殖民地

 

之後就是國民政府來台

 

後面就是講台灣近況了

例如颱風等等

 

其實後面這些

有跟沒有是一樣的

 

之後

看完就可以離開了

 

出口處標有票價

宜蘭縣民跟一些條件的人是可以免費的

 

特展要30塊

到5-30日

不過特展還是有免費的

像是宜蘭縣籍的學生

或是就讀在宜蘭的學生等等

還有其他像上面票價免費條件的

都可以免費入場

而宜蘭縣民就沒有免費了

相關條件請點我看官網

 

出口之後

 

出口出來就是烏石港的濕地公園

 

下圖中間黃黃的小屋

那邊的建築物就是 "烏石港環教中心"

 

然後旁邊正在蓋的好像是飯店

蓋在溼地公園旁邊也太環保了吧?

 

因為進去差不多是快4點

逛了一個小時多

出來剛好是5點初

不過我並沒有仔細看

因為這樣下次才有藉口再來

如果要仔細看的話

差不多2個小時半到3個小時左右是差不多

而出來也差不多太陽下山了

 

中間一點黃黃的就是夕陽

 

博物館的一角

 


牆面的排版

 

濕地公園的水....

 

這個時間的人也差不多都走光了

 

其實這裡面也有餐飲區

不過一樣5點就下班了

 

以上

就差不多是這樣

其他資訊可以參考官網的網站

我覺得宜蘭人應該去一次看看

首先是免費的

再來就是宜蘭的歷史

然後就是打發時間

因為是館內

所以天氣不好也一樣可逛

算是比較知性的小遊覽

唯一要說缺點的話

就是沒興趣的人

可能會感到很無聊吧

 

本文並沒有拍的很詳細

介紹也沒有很齊全

主要還是希望勾起你的興趣來現場觀賞

寫的不好

請不要跟我說

謝謝

 

PS:如果照片太小張

內容的字看不懂的話

可以到這邊看原始大圖 <----請點它

arrow
arrow

    瀨戶天籟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